泪目,想哭,“网友嫌79元花西子眉笔太贵,被李佳琦回怼不努力、有没有认真工作”后,上海市胸科医院谭强主任的一番肺腑回应,触动了无数医生的心弦,让无数医生感到心酸泪目,引发了很多网友的思考。
就在昨天下午,李佳琦事件持续发酵中,一则“上海胸外科医生回应李佳琦言论”登上了热搜榜第一,阅读量破2亿。
那么李佳琦到底说了什么令人感到不舒服的话,以致很多公众人物要对其喊话呢?
事件起因是李佳琦在直播带货时,直播间里有人表示带货的花西子眉笔79块钱太贵了,看见这话之后,李佳琦毫不犹豫地回怼道:“不要睁着眼睛乱说,花西子这么多年一直都是这个价格,国货品牌很难的!我跟了花西子那么多年,它怎么起来的我是最知道的,有时候多找找自己的原因好吧,这么多年了工资涨没涨?有没有认真工作?”
李佳琦的回怼可真奇怪,消费者质疑价格太贵,怎么反而还是消费者的原因了,他这话里话外满是傲慢和讽刺,就差直接将“穷”字说出来了,脸上的表情也十分丰富,就差将“不耐烦”三个字写在脸上了。
李佳琦言论引起网友不满后,迅速引起了全网的议论,很多知名大V也对其进行了回应。
其中,上海市胸科医院谭强主任的回应上了热搜。
他在回应中表示:“李佳琦先生,让我们(消费者)检讨一下这几年的薪资为什么没有涨,我呢,反思了一下,我上个月开了近80台手术,门诊大约有400多个病人,工资和奖金加起来大概4万出头,平均每台手术的收入低于500块钱,估计比上海滩顶级的托尼老师理个发的收入还要稍微低一些,还是没能改变这么多年拿手术刀的不如拿剃头刀的这样一个残酷的现实。而且呢,医务科通知我,医保DRG我上个月一个食道癌患者费用超标了,多出来的14000块钱将全部从我的工资里扣除,所以,李佳琦先生真对不起,我不是不努力,我努力了大半生,成为中国最顶级的胸外科医生,美国医生的手术费是几万美金,我的收入目前是负14000元人民币……”
“所以李佳琦先生,我不能给我夫人买您那一款每一克比黄金还贵的眉笔。真的不是我不努力,我努力了大半生成为中国最顶级的胸外科医生,买不起眉笔我并不后悔,因为患者出院时的笑容不需要任何的装饰。”
据了解,谭主任是瑞士苏黎世大学医学博士,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全球首例大段组织工程气管及隆突重建手术开创者,肺结节精细单孔胸腔镜手术代表人物,肺癌个体化筛查及随访大数据倡导者,上海抗癌协会预防与筛查专委会秘书长。
谭主任那是顶级医生中的顶级,为病人做一台手术,他自己拿到手的钱却低于500元,确实有点少。在上海,托尼老师给顾客烫一烫头发、染个发色也不止这点钱呀。而且一个月要出门诊看400多个病人,每天做3台手术,这个工作量不是一般的大。
经过这次谭主任的发声,很多不明所以的网友才终于明白医生的工作量之大、医生收入难与医疗价值相匹配的问题。
但也有一些网友一看到顶级医生工资奖金4万出头,竟然还在阴阳怪气地嘲讽:“哟,工资奖金4万,扣了1万四,不是还有2万六吗?怎么还要哭穷呀。”
拜托,这是行业内顶尖的医生,全国没几个医生能达到这个水平,为什么网友对月入百万、千万的明星网红那么宽容,对待医生、教师月入过万却那么纠结在意呢?!这种顶级人才值得拥有高薪资,难道高薪资不给医生、教师、科学家,全都给明星网红?
社会的薪酬分配应该向这些肩负起百姓民生大计的行业倾斜,而不是让靠着耍宝赚眼球的明星网红吃尽了时代的红利。他们吃了红利,反过来还让普通大众反省自己不够努力。事实上,无论是医生还是各行各业的从业人员,大家都很辛苦,99%的人都很努力,有谁不是在拼尽全力地生存着呢?
细细算一算,80台手术,平均每天2.7台,每台手术3小时,手术用时差不多9小时。每月接诊400例患者,平均每天13例,每个病例10-20分钟,每天纯接诊病例时间差不多4小时,这还不算查房、开例会等杂七杂八的事,也就是说顶级医生每天工作时长普遍达到13个小时以上。
这么算,这些为数不多的顶级医生的月工资还能算高吗?
DRG是啥?
医保超额将医生变成了会计?
为何还要医生自己掏钱补1.4万?
DRG就是近两年各省市医保基金对于医院的医疗费用的一种考核机制,原理就是分组统计各个病种的平均费用,然后按照这个病种来进行付费。
例如这位医生可能被扣费的情况原因是假设一个肺癌,进行胸腔镜手术,正常的情况下DRG的支付费用假设是1.5万元,也就是说一个患者以这个诊断进行相应手术治疗,假设他用了1.4万元出院了,医保基金仍然支付给医院1.5万元,刨去其中完全没有利润的部分例如药费,器械费用,纯利润方面最少有1000元。
但是如果这个患者手术后发生了严重的肺炎,或者创面出血等问题,最终出院花了3万元,那么不好意思,医保基金还是支付给医院1.5万元,这个多花的1.5万元,医院自己承担亏损。
当然患者在支付费用的时候你是感受不到区别的,按照医保政策支付自理费用即可。但是医院方面很可能是亏损的。
如果一些危重病人情况复杂,在实际治疗中超出了病种的额度,超出部分医保不予结算,可能就要医院自己倒贴钱,而医院方面当然会要求谁治的病人谁负责,医生可能就要因此被扣工资。
不好意思,在中国,在医疗行业内,大家都知道的事实,很多民众却不知道,甚至一说医院会亏钱,都一副见了鬼的样子,但是这是事实。而且这个事实已经存在了很多年了。原因很多,我就说一个大头原因,政策,通常我们内部人都说亏损叫医院政策性亏损。
那么这个政策性亏损是如何产生的呢?医改了很多年以后,产生了很多的利民的政策,这些政策压低了医院的正常收入,甚至是造成了医院的亏损。
举个例子啊,我们先说医院的收入结构,一般情况下,一家医院的药品收入在医院里总收入占比是40%左右,耗材在医院里总收入占比是20%左右。
在医改后药品在医院里平价进出,一分钱不赚这政策在医院里已经实行了不知道多少年了,至少在我们医院已经有10年朝上了,而耗材之前是高值耗材可以加价100元卖,现在也早就平进平出很多年了。
这就是很多年前医疗界流传的一个段子的现实,医保对患者说,你只管去看病,我给你报销90%,你只要支付10%,转头医保对医院说,你好好的看病啊,如果超了费用,我扣你钱。所以患者觉得我在医院里用了3万住了一次院,但是医院其实还亏了1.5万给你看病。
那医院不可能亏钱看病啊,越看病越亏钱,那怎么养活职工啊,所以就会出台各种考核措施来应对。
医保的政策影响医院,医院也会把这种影响放在平时的工作中对医生护士进行考核,这种就叫做政策传导。
之前上海实行医保总额支付的年代,当每年9-10月上海医院的当年本地医保总额支付已经用光了的时候,就不愿意收上海本地人住院了,最好是收外地病人住院的奇怪现象,就是政策传导的力量。
所以说政策是多么的重要,是会影响你的方方面面,一个医保支付政策就能让你住院也遇到了难题,而那些年9-10月后不忍心还是收了本地医保的医生们,你认为医院就不会把相应的政策的影响传导到个人吗?看病反而被扣钱,这在医院里真不是笑话,而是现实。
医院亏钱其实很多是常态
中国公立医院在医改政策影响下政策性亏损是有常态,2020年度全国三、二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国家监测分析情况公布,全国共2508家三级公立医院参加2020年度绩效考核。从对2020年三级公立医院绩效指标进行监测分析来看,我国2020年43.5%三级公立医院存在亏损,医院资产负债率为44.09%。
二级医院同样“日子”不好过,全国共3472家二级公立医院参加2020年度绩效考核,约占当年全国二级公立医院总数的64%。约四成医院出现亏损情况,亏损医院的比例较2019年增加16.75个百分点,在亏损医院中,7.51%的二级公立医院资产负债率超过100%,49.53%的二级公立医院资产负债率超过50%。
这个数据其实我觉得不大可靠,我怕可能会更糟,因为财务数据是可以美化的,上级来问你,你亏不亏啊,你总不好意思把最真实的一面都展示出来吧。
但大众应该知道,很多医院是在亏钱看病的。所以,很多情况下真不是大家没有努力工作。“李佳琦式冒犯”既是对受众消费观的“冒犯”,也是带货主播“越界”后站在消费者对立面的“冒犯”。尊重差异、减少冒犯,付出但没得到回报的人值得被尊重,平凡普通的人同样值得被善待!
来源:梅斯医学、医殇;转载仅做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向原作者致敬。如有侵权请联系小编进行删除。
--------------------------------------------------
乐倍康Lebilp
深圳市多喜爱纺织科技有限公司的专业医用纺织品牌,致力于医院整体形象设计,为医院提供高品质医护服装、医院床品、手术室产品、母婴产品等系列医用纺织品。
用专业打动你的心!
乐倍康|专业医用纺织
免费咨询热线:400-016-6737